深圳市東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
超詳細的石斑魚從魚籽到幼魚的變化過程

發(fā)表時間:2019-12-25 15:06作者:東榮生物

超詳細的石斑魚從魚籽到幼魚的變化過程


云紋石斑魚 屬于石斑魚的一種,俗稱草斑?真油斑,英文名Kelp bass,隸屬于鱸形目?鮨科?石斑魚亞科?石斑魚屬( Epinephelus)為廣鹽性?島礁性?暖水性中下層魚類。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西岸,但數(shù)量較少。是我國東南等地沿海重要養(yǎng)殖對象,經(jīng)濟價值高。是重要的海水經(jīng)濟魚類和重要的海水增養(yǎng)殖對象之一。


仔?稚?幼魚的培育


仔魚孵出后,孵化池中直接自然水溫培育26.71 ± 1.26℃ ( 22. 50 ~ 29.20℃) ,鹽度33.03 ±0. 75,CDO > 5.0mg /dm3,pH 值范圍為7.45 ~ 8.49;以長牡蠣( Ostrea gigas) 受精卵作為開口餌料,然后一系列投喂皺褶臂尾輪蟲( Brachionus plicatilis) ?鹵蟲( Artemia salima) 無節(jié)幼體?橈足類等生物餌料,然后進一步通過魚糜過渡到人工配合飼料,輪蟲和鹵蟲無節(jié)幼體投喂之前要經(jīng)裂壺藻( Schizochytrium)營養(yǎng)強化12 h 左右.仔魚前3 d 采用靜水培育,水深為80 cm; 從第3 天開始投喂牡蠣受精卵,并向培育池內(nèi)添加小球藻( Chlorella vulgaris) ,每天5 ~ 10 cm水位; 5 ~ 28 日齡投喂輪蟲,期間每天往池中加入20 cm 水位的小球藻; 水深加至1.2 m 后,每天先排出20 cm 的水體再加入20 cm 的藻水; 第20 天開始投喂鹵蟲,第25 日齡開始投喂橈足類,28 日齡之后每天換水40 cm; 47 日齡開始投喂魚糜,期間采用流水培養(yǎng),并每天3 次投喂后徹底換水,完全排掉食物殘渣及糞便。


早期仔魚在水溫24. 16 ± 0.59℃條件下,云紋石斑魚從孵化出膜至5 日齡卵黃囊?油球即將完全消失為早期仔魚。


初孵仔魚: 平均全長1.907 9 ± 0.170 9 mm.魚體透明,卵黃囊1 個,橢球形,平均長徑1.039 2 ±0.126 5 mm,平均短徑0.702 5 ± 0.039 1 mm,突出于身體前部,油球1 個,圓球形,平均球徑0.211 0 ±0.009 6 mm; 脊索稍彎曲,肌節(jié)27 ~ 29 對,多處出現(xiàn)樹枝狀黑色素點; 仔魚頭部斜向下,腹部朝上,倒掛于水體上層,尾部偶爾會顫動,游動能力弱; 消化系統(tǒng)為直管狀,末端90°彎向腹緣,尚未聯(lián)通外界; 聽囊內(nèi)兩耳石前后排列; 鰭膜從頭部上方開始,經(jīng)背部繞過尾部,終止于卵黃囊后端; 孵化后10 h 左右,尾部有透明的散射狀小絲,并出現(xiàn)口窩( 圖1a)。


1.jpg


2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2.477 9 ± 0.117 1 mm。仔魚仍倒掛于水體上層,身體透明,頭部斜向下,脊索加粗; 卵黃囊縮小,油球變化不大; 腹部?背部?尾部鰭褶明顯增高; 輸尿管細小透明,后端膨大為膀胱; 消化系統(tǒng)加粗加長,出現(xiàn)胃雛形,原肛尚未開口于體外; 胸鰭芽出現(xiàn)( 圖b)。


2.jpg


3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2.513 1 ± 0.156 1 mm。出現(xiàn)口裂,但未攝食; 眼囊開始出現(xiàn)色素沉積; 卵黃囊大部分被吸收; 肛門已開口體外,腸分化明顯; 在肛門與尾端之間脊索下方枝椏狀黑色素增多; 胸鰭葉狀; 仔魚偶爾作垂直竄游運動( 圖c)。


3.jpg


4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2.535 2 ± 0.164 4 mm。仔魚頭部稍斜向下,作間歇性運動; 肛門與尾端之間黑色素點由下向上環(huán)包脊索,消化系統(tǒng)上方位置有大量枝椏狀黑色素沉積,眼部黑色素繼續(xù)沉積,肉眼觀察有明顯的三個色素點; 口裂完全張開,仍未攝食,偶爾有開合動作; 卵黃囊大部分被吸收,油球明顯變小; 胸鰭發(fā)達,仔魚活力好,游動能力增強; 胃腸前端明顯膨脹,呈葫蘆形,后端則增粗,呈錐形( 圖d)。


5.jpg


5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2.541 7 ± 0.065 9 mm,平均口裂0.176 3 ± 0.036 7 mm.卵黃囊?guī)缀醣煌耆?油球大部分被吸收; 仔魚已可平游,游動能力強; 已開口攝食,但主動攝食能力差; 尾部鰭膜下方出現(xiàn)多個散射狀黑色素短絲( 圖e)。


6.jpg


晚期仔魚 在水溫27.40 ± 1.24℃條件下,云紋石斑魚6 日齡卵黃囊?油球完全消失,至28 日齡鰭膜即將完全消失為晚期仔魚。


6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2.828 8 ± 0.098 8 mm,平均口裂0.230 7 ± 0.013 6 mm.卵黃囊和油球消失,進入晚期仔魚期,營外源性營養(yǎng); 消化道加粗,胃腸蠕動頻繁有力; 膀胱膨大; 眼囊顏色加深; 鰭膜變窄,背部鰭膜出現(xiàn)星點狀黑色素點( 圖f)。


7.jpg


7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3.093 6 ± 0.152 3 mm,平均口裂0.302 8 ± 0.014 8 mm.上下頜出現(xiàn)牙齒;樹枝狀黑色素幾乎覆蓋整個消化系統(tǒng); 背部和腹部鰭膜繼續(xù)變窄; 腹鰭兩側(cè)長出一對長棘( 即腹鰭棘) ,側(cè)扁,背鰭原基明顯; 黑色素充滿眼囊,視覺形成; 腎球出現(xiàn),一對,圓球形; 仔魚在池邊?池角或光線較亮水體處出現(xiàn)集群現(xiàn)象( 圖g)。


8.jpg


8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3.677 0 ± 0.355 5 mm,平均口裂0.347 9 ± 0.022 1 mm.腹鰭棘延長超過肛門位置,后緣有少量黑色素聚集; 背鰭長棘( 即第2背鰭棘) 長出,1 枚,短于腹鰭棘處; 鰾充氣,明顯( 圖h)。


8.jpg


9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5.506 0 ± 0.373 0 mm,平均口裂0.509 5 ± 0.046 5 mm.第2 背鰭棘和腹鰭棘繼續(xù)延長,第2 背鰭棘已超出腹鰭棘,長棘上黑色素增多,與魚體之間的角度增大,兩側(cè)布滿微小細密倒鉤狀小刺; 魚體背部和腹部鰭膜變窄,第1 背鰭棘長出鰭膜; 消化系統(tǒng)上方黑色素迅速向背部延伸,周圍出現(xiàn)黃色素; 軀干變寬,肌節(jié)呈“V”型,22 對; 仔魚活力好,在池邊或池角集群,中午時在有陽光照射的水體中集群( 圖i)。


9.jpg


10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6.275 8 ± 0.502 8 mm,平均口裂0.595 3 ± 0.062 2 mm.長棘內(nèi)側(cè)倒鉤狀小刺大而疏,外側(cè)細而密,末端黑色素向基部擴增; 頭部樹枝狀黑色素沉積增多,消化系統(tǒng)表面黑色素不斷消退,消退后呈銀白色; 尾鰭鰭條清晰,出現(xiàn)分節(jié),尾部脊柱明顯向上彎曲; 背部和腹部鰭膜繼續(xù)消退,第3?4 背鰭棘已經(jīng)長出,臀鰭出現(xiàn),并長出第1?2 鰭棘; 軀體變寬,肌節(jié)呈“W”型,22 對( 圖j)。


10.jpg


11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7.310 0 ± 0.791 4 mm, 平均口裂0.733 1 ± 0.084 2 mm,個體間的生長差異加大,開始出現(xiàn)殘食。背?腹鰭長棘的相對長度達到最大,第2 背鰭棘長度已經(jīng)超出全長的1 /2,第1 背鰭棘明顯增長,第2 背鰭棘和腹鰭棘上黑色素由基部向末端逐漸消退; 臀鰭第1?2 鰭棘明顯增粗; 仔魚活動會避開強光處( 圖k)。


11.jpg


12.日齡仔魚: 平均全長10.296 4 ± 1.934 2mm,平均口裂1.580 2 ± 0.466 5 mm.第一背鰭各棘均長出; 消化系統(tǒng)表面黑色素減少,黃色素增多,腹部肌肉加厚; 尾鰭鰭條分節(jié)增多,為5 ~ 8 節(jié); 尾部黑色素團后移至尾柄處,周圍出現(xiàn)黃色素; 身體中部及背鰭基部出現(xiàn)多處星點狀黑色素點; 尾柄處鰭膜即將退盡,發(fā)育快的個體開始進入稚魚期( 圖l)。


12.jpg


稚魚在水溫27.13 ± 1.89℃條件下,云紋石斑魚29 日齡鰭膜完全消失,至58 日齡鱗被即將完全形成為稚魚期。


13.日齡稚魚: 平均全長11.837 7 ± 1.198 9mm,平均口裂1.515 8 ± 0.260 4 mm.大多數(shù)個體鰭膜消失,各鰭基本形成,進入稚魚期,但鱗片尚未長出; 消化系統(tǒng)表面黑色素繼續(xù)減少; 脊柱上星點狀黑色素和黃色素增多; 背鰭基部黑色素增多; 長棘繼續(xù)伸長,呈半透明黃色; 尾柄黑色素團周圍黃色素增多,并向尾鰭基部和尾鰭擴展; 胸鰭更加發(fā)達,魚體活力強( 圖a)。


13.jpg


14.日齡稚魚: 平均全長20.007 0 ± 3.177 5mm,平均口裂2.071 1 ± 0.426 7 mm.第2 背鰭棘長到最長,腹鰭棘開始收縮; 背鰭基部黑色素增多并向腹部延伸,背部出現(xiàn)小斑紋; 脊柱上黃色素增多,尾柄處形成一個大黃斑; 尾鰭鰭條分節(jié)繼續(xù)增多,末端分叉( 圖b)。


14.jpg


15.日齡稚魚: 平均全長24.207 7 ± 3.207 1mm,平均口裂2.607 4 ± 0.373 3 mm.大部分個體在背鰭基部?臀鰭基部及尾柄出現(xiàn)細小鱗片,為櫛鱗;頭部?體表黑色素繼續(xù)增多; 第2 背鰭棘和腹鰭棘繼續(xù)收縮(圖c)。


15.jpg


16.日齡稚魚: 平均全長30.200 0 ± 1.915 7mm,平均口裂3.101 2 ± 0.331 9 mm.魚體前部兩條斑紋的形成快于后部四條斑紋; 脊柱上黑色素呈線狀排列,并不斷增多; 消化系統(tǒng)表面仍有少量黑色素未消退,大部分呈銀白色(圖d)。


16.jpg


17.日齡稚魚: 平均全長36.500 0 ± 2.739 3mm,平均口裂3.771 4 ± 0.326 4 mm.上頜前端有2顆犬齒,兩側(cè)各有2 顆較其余稍長的牙齒,其余牙齒短小而細密,下頜齒較上頜齒要疏; 前鰓蓋骨后緣有稠密的小刺,主鰓蓋骨后緣有大而疏的刺; 大部分個體體表斑紋輪廓已經(jīng)形成,背部黑色素沉積較多,身體下半部只有少量星點狀黑色素; 鱗片已覆蓋魚體大部分(圖e)。


17.jpg


幼魚在水溫26.71 ± 1.26℃條件下,云紋石斑魚59 日齡鱗被完全形成進入早期幼魚期。


18.日齡幼魚: 平均全長37.560 0 ± 2.353 0mm,平均口裂3.840 4 ± 0.356 8 mm.大部分個體完成變態(tài),進入早期幼魚期,體表粘液多,側(cè)線明顯,全身被細小櫛鱗; 斑紋基本形成,只有腹部色素沉積尚少,斑紋未完全形成,但已經(jīng)可以看出斑紋輪廓,六條暗棕色波紋狀橫斑帶,下方分叉為二,第一?二斑紋斜向頭部,第三到六斑紋自背部橫向腹緣,其上布滿白色云狀斑; 各鰭均已完善,各鰭式為: 背鰭Ⅺ-15-16,尾鰭18-19,臀鰭Ⅲ-8,腹鰭I-5,胸鰭17-18; 形態(tài)特征與成魚相似,生活習性接近于成魚,大部分棲息于水體底層,小部分仍聚群活動于水體中下層(圖f)。


18.jpg





最熱新聞
深圳市東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
招商熱線:400-0688-396
企業(yè)郵箱:drsw@szdr6.com
聯(lián)系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(qū)鶴州深業(yè)U中心B棟1602
友情鏈接:
超級菌王       云浮除甲醛      
?2019 深圳市東榮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          粵ICP備19053323號
微信公眾號